今天给大家分享腰突病中医科普宣教,其中也会对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诊疗规范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热疗等。药物多以止痛药为主,可以很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是这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副作用。推拿之类的方法,也只是缓解疼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病,且已有马尾症状就必须***取手术治疗。但若还没到那个地步,莫选择手术疗法。
2、比如说热敷,或者做***,当然一定要找一些有专业手法的人来给我们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定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 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就要注意保持正确站姿和坐姿。
3、电疗、***推拿、激光、针灸、超声波、拔罐、石蜡治疗等,这种方法可以消炎止痛,也可以活血化瘀,但是治标不治本,一般都是很难康复的。
4、如果突出不严重,没有明显疼痛,需要在卧床时候进行五点支撑、三点支撑、小飞燕等,有助于锻炼腰部肌肉力量,从而使炎症物质得到吸收。还可以使腰椎稳定,肌肉痉挛得到放松,也可以使椎间盘突出得到延缓。
5、第一节:脚尖往回勾,腿向上抬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循环10次。左右腿交换做。第二节:拱桥运动:双肘双脚撑床,臀部向上抬5——10秒循环10次。第三节:燕飞:俯卧床上,双臂向后伸起,双腿向上翘起5-10秒。循环10次。
1、中药每一付分三煎:第一煎:早晨8点钟,吃过早饭后进行。先大火烧开,然后文火煎熬30分钟左右,煎至一碗汤药,滤渣出汤,在32度到40度之间服用。第二煎:中午12点半左右,砂锅或瓦罐内放入3碗水,熬煮成一碗水,喝下。第三煎:晚上临睡前,用2碗水,熬煮成一碗水,喝下。
2、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如果症状比较轻的话可以使用中药方进 第一个,附子、桂枝、泽泻、炒白芍、猪苓、牛膝、杜仲、红花、防己、防风各15克,麻黄、杏仁、党参、白术、黄芪各10克,川芎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在一起,早晚各服250毫升,1个月为一个疗程。
3、推拿手法:推拿手法能疏通经络、活血散淤、松解粘连、润滑关节,可以使突出的髓核缩小,改变突出物与受压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压迫;可以调节关节紊乱,解除小关节滑膜的嵌顿;还能减轻肌肉痉挛,缓解疼痛。中药内服、外用:中医将其归为“腰痛”、“腰腿痛”范畴。
4、温肾散寒,化瘀通脉,患者无外伤史,腰部逐渐感到疼痛,转侧不利,遇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苔白腻脉沉缓,治宜独活寄生汤加减:赤芍10克、独活10克、桑寄生10克、秦艽10克、细辛3克、防风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熟地20克、狗脊10克、肉桂6克,牛膝10克。
避免过度劳累与腰部负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严格控制活动强度,避免长时间保持弯腰、久坐或久站姿势,这些动作会加重腰椎压力。若从事体力劳动或运动,需注意劳逸结合,每30分钟调整姿势或短暂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活中需注意以下方面:避免长期弯腰长期保持弯腰姿势会显著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导致髓核进一步向后突出,加重神经根受压。例如,弯腰搬运重物、长时间弯腰做家务等行为均需避免。建议需要弯腰时,可先屈膝下蹲,保持腰部直立,减少腰椎负担。
饮食禁忌 高脂肪食物与油炸食品:这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的恢复。例如,炸鸡、薯条等高油脂食品应尽量避免。硬质食品:同样不利于消化和吸收,可能增加身体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辛辣有***性食物:如大蒜、辣椒、辣酱等,这些食物可能***身体,加重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既然不同体质能造成不同证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式。气滞血瘀型、湿热型及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服用腰痛宁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同时还应该针对发生原因,规避疾病源头来更好地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体质较好的患者:可以一天***一次,甚至一天***两次。病程较长、体质较虚的患者:可以一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在整个疗程中,通常是连续***56天后休息一天,这样持续两周完成一个疗程。针灸治疗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如局部阿是穴、腰夹脊穴以及环跳、委中等。
宜清淡饮食:中医认为过咸的食品能伤及肾脏,而肾虚也是导致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因素。慎食煎炸之品:这类饮食易导致便秘,使腹压增高,加重腰腿痛症状。
提前做好防寒保暖 秋季气温变换频繁,腰突患者尤其要做好腰背部的保暖工作。气候变化不仅容易导致感冒,而且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腹压增加会加大腰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可能拉伤背部肌肉。因此,适时增加衣物,预防感冒,是防止腰突复发的重要措施。
1、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被归类于“腰痛”、“痹证”、“痿证”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多由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引起,导致气血经络受损,或因肝肾不足,外邪乘虚而入,致使气血瘀阻而成病。
2、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病名叫腰痛病,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用专家的建议定下来的名字,全国的医院都是***用腰痛病的命名,它有编码,也就是国家承认。现在的病历都是电脑里面固定好的病名,如果敲腰椎间盘突出,中医的病名自然就出来带有编码的腰痛病。
3、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中称之为痹症,属于腰腿痛的范畴。具体来说: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与外伤、感受风寒湿邪、劳损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中医理论还提到,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长期劳累、体质虚弱,很容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4、中医学典籍中并未提及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病症,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入“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腰椎间盘可以视作一个微动关节,主要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分布在腰椎骨间。
5、主要症状:腰痛病的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可能表现为酸痛、钝痛或胀痛,有时也会出现急性腰部疼痛。疼痛常向下放射到下肢或腿部。历史命名:在过去,由于腰痛病的症状常放射到下肢,中医也曾将其称为腰腿痛、腰臀痛、臀腿痛等。但从2021年开始,为统一命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中统一被称为腰痛病。
关于腰突病中医科普宣教,以及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诊疗规范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中医科普小助手app
下一篇
孕期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