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普 > 正文

中医 干眼症

文章阐述了关于中医科普干眼症的原因,以及中医 干眼症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简述信息一览:

干眼症上身的2大因素,中医调理6大体质助改善

1、依照体质的不同,建议改善的方式也有差异。吴建东中医师说明,燥热体质的干眼症患者常见于中年女性,由于普遍忙于工作及家庭,作息不规律、生活压力大、接触手机及计算机的时间长,容易有血燥、肝郁的现象,泪液蒸散快而导致干眼症。建议调整生活作息、适当纾解压力、多补充水分、减少使用3C产品,以减缓症状。

2、内服中药治疗 整体调理:中医认为干眼症与五脏六腑的精气有关,尤其是肝、肾、肺的***亏损或功能失调。因此,治疗时会根据患者的全身症状及舌苔脉象,进行整体调理,选用不同的方剂来滋养***、调和脏腑功能。

 中医 干眼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干眼症的中医验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润目地黄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5g,黄精10g,麦冬10g,山药10g,茯苓10g,车前子10g,枸杞子15g,石斛10g,当归10g,生地黄10g,太子参10g,白术10g。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白芍12g,炙甘草9g。

4、针灸治疗 通过***和艾灸眼部穴位以及周身穴位,来改善干眼症的症状。 中药调理 中药主要通过调肝、调肾、调脾等方式来解决干眼症带来的问题。 常见的中药方剂有祛火的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逍遥丸等,这些药物的应用需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

2大体质好发干眼症,喝菊花茶、按眼周穴位就能改善

日常中,可以按压攒竹、睛明等眼部周围穴位,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同时,推荐饮用枸杞菊花茶,既能清热解毒,又能滋阴补肾,对护眼有良好效果。【攒竹穴】位置:眉头边缘凹陷处。功用:明目、祛风。【睛明穴】位置:眼部内侧,内眼角旁边的凹陷处。功用:通络、明目。

 中医 干眼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菊花富含维生素A,这对于维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经常面对电脑、工作压力大或肝火旺盛的人来说,喝菊花茶能够有效缓解双眼干涩,减轻疲劳感。对近视者来说,菊花茶也能舒缓眼部不适,帮助改善视力。此外,菊花茶还有助于消除眼部浮肿,只需简单地用茶汁涂抹眼周,就能快速减轻浮肿现象。

***和穴位*** 通过选取眼周手足三阳经的穴位以及督脉的穴位,如百会、睛明、攒足、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等,进行***或***,可以有效治疗干眼症。 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并加以穴位的按揉,每穴两分钟,总时长不少于十分钟。

攒竹穴 【位置】眉头边缘凹陷处。【功用】明目、祛风。睛明穴 【位置】眼部内侧,内眼角(眼头)旁边的凹陷处。【功用】通络、明目。《护眼茶饮》:枸杞菊花茶 材料:枸杞10克、菊花5朵、热开水250c.c.。作法:枸杞和菊花洗净后放入茶杯中,冲入热开水,盖焖约10分钟即可。

【护眼茶饮:枸杞菊花茶】材料:枸杞10克、菊花5至6朵、水250c.c.。作法:将枸杞和菊花放入水中,煮滚后放温即可。说明:此方具有滋补肝肾、清热、名目的作用,但因枸杞性质偏温燥,燥热体质的人应避免饮用。【护眼5穴位】眼周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攒竹穴:位于眉头内侧边缘的凹陷处。

眼干、眼涩?王医生:找准这三种病因,还你一片明亮清澈

首先,肝火旺会导致干眼症。这时,尽管津液量并未减少,但肝火过旺会消耗水分,使得眼睛失去滋润。肝火旺常伴随头晕眼花、眼干口苦和精神状态差等症状。治疗时,可以考虑使用牛黄上清丸,它具有散风止痛、泄火清热的功效。其次,气血虚弱也会引起干眼症。脾胃虚弱,导致生水能力下降,津液不足。

‘肝肾同源’,肾阴虚也有可能引发肝血亏虚、肝阴亏虚,从而导致泪液的生成不足,眼睛得不到滋润,出现干眼症,表现症状为眼睛干涩、口干咽燥,面色苍白,所以在用药中可参考杞菊地黄丸,它主治肝肾阴亏的病症。以上就是眼干、眼涩的三大内因,大家在明白这个原因之后,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辨证。

5个人里就有1人有干眼症!超实用的中医治疗方法,转给身边的人

1、饮食调理 干眼症人群适宜清淡、新鲜、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食物勿辛辣***,易平和温润,不宜温燥。

2、中医治疗干眼症主要***取以下几种方法: 辨证施治,中药调理 肝肾不足型:使用杞菊地黄丸进行加减调理,以滋养肝肾,明目润燥。 气阴两虚型:***用生脉饮进行加减,旨在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燥邪犯肺型:应用清燥救肺汤,以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3、中医调治干眼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和穴位*** 通过选取眼周手足三阳经的穴位以及督脉的穴位,如百会、睛明、攒足、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风池等,进行***或***,可以有效治疗干眼症。 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并加以穴位的按揉,每穴两分钟,总时长不少于十分钟。

4、此外,一些中药方剂如杞菊地黄丸也有助于治疗干眼症。您也可以尝试用白菊花16克、决明子16克、枸杞10个、白蒺藜16克泡茶饮用,这不仅能够缓解眼睛疲劳,还能改善视神经,提高视力。我个人也***用过这种方法,效果不错。

5、干眼症的中医验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润目地黄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5g,黄精10g,麦冬10g,山药10g,茯苓10g,车前子10g,枸杞子15g,石斛10g,当归10g,生地黄10g,太子参10g,白术10g。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基本药物:白芍12g,炙甘草9g。

6、中医治疗干眼症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滋补肝肾法 适用症状: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表现为眼睛有明显的异物感、干涩感、眼疲劳。 治疗方法:***用滋补肝肾,养阴肾经的原则,可以给予杞菊地黄丸以及明目地黄丸进行治疗。

用中医理论认识“干眼症”

1、中医理论认为干眼症属于燥证范畴。以下是基于中医理论对干眼症的认识:病因:中医认为干眼症是由燥邪侵袭人体,导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不能向上滋养于目,从而使目失濡养所致。症状:干眼症在中医理论下,其症状表现为眼部干涩感、异物感或磨砂样感、痒感、烧灼感等,这些症状与燥邪侵袭、阴津不足密切相关。

2、干眼症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表面的异常,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疾病。中医认为,干眼症属燥证范畴,燥邪使人体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不能向上滋养于目,目失濡养所出现的病症。

3、干眼症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针灸 首选眼周穴位,如阳白、鱼腰、瞳子髎、睛明、丝竹空等。根据患者症状可加入四白、太阳、百会、攒竹、风池等穴位,适当加入肝俞、肾俞、太溪、太冲等穴位,以补益肝肾,还可加入合谷、尺泽两个穴位以清热益气。同时结合红外线灯、耳穴、火罐及穴位注射等方法增强疗效。

4、干眼症属于中医“神水将枯,白涩症,干涩昏花”的范畴,白涩症之名首见于《审视瑶函》白痛,该书对其症状,进行了描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分别以“白涩、干眼昏花、神水将枯”命名,多双眼发病。

干眼症的发病原因

干眼症的患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终端综合症:长时间面对电视、电脑等荧光屏,眨眼次数减少,瞬目习惯改变,导致泪液分泌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水分蒸发过度,从而引发干眼症。配戴***眼镜: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可能导致泪膜的脂质层变薄,引起泪液分泌量的下降,增加患干眼症的风险。

发病原因:结膜干燥症:主要为维生素A缺乏或结膜营养障碍,导致结膜病变;干眼症:发病原因较复杂,目前分为5大类,包括脂质缺乏型、泪液减少型、黏蛋白缺乏型、眼睛的泪液动力学异常型、混合型等。

泪液分泌不足:这是最常见的干眼症原因。先天性无泪腺、年龄增长导致的泪腺功能下降,或某些自身免疫疾病引发的泪腺炎症、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等,以及长期使用某些眼药水或服用某些药物,都可能导致泪液分泌不足。 脂层分泌不足:眼睑疾病可能导致眼睑皮脂腺功能不良,进而引发干眼症。

儿童或年轻孩子:干眼的原因往往也是因为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过长。中年人群,尤其是女性:干眼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分泌不足会造成干眼,这与内分泌情况密切相关。老年患者:眼泪成分不佳容易造成干眼。综上所述,虽然干眼症不分年龄,但了解其发病原因有助于***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关于中医科普干眼症的原因,以及中医 干眼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