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14个中医养生口诀,其中也会对中医养身口诀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1、戌时(19—21点):心包经当令,心包代心行事,表达心的喜怒哀乐,也是心的警卫员。戌时适合聊天、散步,振奋心包经正气。1 亥时(21—23点):三焦经当令,三焦通行诸气、畅通百脉。亥时入睡有助于百脉、脏腑得到最佳休养。睡前可泡脚,促进气机畅通,有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2、子时养生:子时是夜半阴气消退,阳气初生之际,此时最宜入睡,以养胆气和肾精。 丑时养生:丑时肝经当令,是肝脏修复和血液新陈代谢的重要时段,适宜保持深度睡眠。 寅时养生:寅时肺经活跃,新鲜血液由肝输送到全身,此时应渐渐醒来,准备开始新的一天。
3、戌时(19:00-21:00):心包经处于活跃状态,有助于心脏健康,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晚餐宜清淡,餐后散步有助于心包经的调节。1 亥时(21:00-23:00):三焦经负责气血运行,是六腑中最大的器官。保持心态平和,在此时入睡,有助于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
4、丑时:肝经当令(1:00-3:00)丑时是肝脏进行毒素代谢和血液储存的关键时刻。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因此,在丑时保持深度睡眠,有助于肝脏完成其功能,从而保护身体健康。 寅时:肺经当令(3:00-5:00)寅时是肺经最为活跃的时段,此时肺脏将肝经在丑时处理好的新鲜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5、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五行属木)——肝胆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漏。《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取决于胆的生发,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子时把睡眠养住了,对一天至关重要。
6、丑时(1:00-3:00)养肝血:保持安静,促进肝血回归,支持肝脏功能。 寅时(3:00-5:00)肺功能活跃:此时肺脏主导气息下降,调节全身气血。 卯时(5:00-7:00)大肠活跃:适宜排便,维护大肠健康。 辰时(7:00-9:00)胃部养生:进食早餐,促进胃部消化吸收。
十二经络最好记的方法3分钟 一 首先记住,十二经脉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二 伸出左手掌 ,掌心朝面 。指尖朝上 ;食指 ,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代表手三阴经。手三阳 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
十二经脉中的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具备安神助眠养元精的功效,假如常常***性这多处经脉,可养心安神,调养睡眠,令人觉得整天精神焕发,办事有魅力。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肾。十二脏腑的官职口诀。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焉;中医最基础必背歌诀:最好记最实用的中药歌诀 内容来自用户:魅影方 ①发散风寒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桂枝辛甘,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全身骨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谐音法 利用谐音来帮助记忆的一种方法。许多学习材料很难记忆,在它们之间不易找出有意义的联系,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等等。如果对这些学习材料利用谐音加某种外部联系,这样就便于贮存,易于回忆。口诀法 把记忆材料编成口诀或合辙押韵的句子来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口诀记忆法。
这个科目在考试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主要的考试重点在单味药和中成药功效与主治病证上,更加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利用口诀、总结、联想等记忆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点记忆与复习,结合对应章节的习题训练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巩固与强化记忆。
含苞未放:把脚擦干,之后涂抹润肤油。金鱼摆尾:双手横向拍打双脚外侧,起到放松小腿肌肉的作用。隔墙有耳:双手握住一只脚,向内稍用力挤压。足疗***的方法 仙鹤展翅:双手在脚背处上下搓热整个脚部,起到循环血液的作用。细水长流:点住脚心轻压,有助于身体排泄废物。
反射区口诀:拇指头,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二三趾间是眼睛、四五趾间是耳朵,左脚管右右管左。肺部一横线,气管一竖线,消炎止痛肾上腺。消化三点成一线,胃肠一刮一大片。妇科注意三大片,内侧***外卵巢,足背中只是乳腺。如有前列腺肥大,每天***内踝下。脊椎足弓一条线,从前向后按三遍。
口诀:脚掌中部多揉揉,消化系统更健康。解释:***脚掌中部的反射区域,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和功能。女性妇科反射区:口诀:内踝后下按一按,妇科健康有保障。解释:***内踝后下方区域,有助于维护女性生殖系统的健康。男性前列腺反射区:口诀:内踝下方多揉揉,前列腺健康不用愁。
按脚的口诀 拇指头,多揉揉,失眠头痛不用愁。(头部的反射区如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都在拇指头,多揉按不仅可以治疗失眠头痛而且对改善脑的机能和内分泌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二三趾间是眼睛、四五趾间是耳朵,左脚管右右管左。
关于14个中医养生口诀和中医养身口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养身口诀、14个中医养生口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小暑中医科普视频
下一篇
2019流感中医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