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24节气灸养生中医知识,以及24节气灸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对应经络:膀胱经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此时可多饮温水以助膀胱排尿,促进新陈代谢。可以敲打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不仅有振奋阳气之功,还可缓解疲劳,强壮身体。酉时(17:00——19:00):抓紧时间 对应经络:肾经 “肾脏为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
四肢应四时,每一肢有6个关节面,对应“六气为一时”,四时即四个季节,每6个节气为一个季节,共24节气。人体有12条经络,这些经络在一年中的一进一出,恰好对应24个节气。人的气血按一天12个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这12条经脉之中。
为了治病和防病,可以利用二十四节气的特点进行养生。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节气当天及其前后一天进行艾灸。这种方法被称为节气灸,它基于节气变化,利用温灸来防治疾病,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因时制宜”的治疗理念。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也是八大重要节气之一。在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等长,阴阳各半。同时,春分也正值春季的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节,养生尤为重要。以下是在春分时节调理身体、维护健康体魄的养生重点。
“气”属“阳”,“血”属“阴”。天气的变化亦是“阴阳”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亦是天气阴阳变化的形象标志。治病和防病如果从二十四节气入手,可能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防病健体可用二十四节气灸,在节气当日和前后一天做艾灸。而疗病亦在相应的节气内,效果会比平时好上几倍。
在育儿方面,最重要的是养护孩子的脾胃,因为脾胃健康可以有效运化水湿、寒气、病毒和细菌。我自己的孩子今年春天一直使用脾胃油涂抹腹部,成功抵御了多种病毒感染,如咳嗽、腹泻、疱疹等,避免了抗生素和点滴治疗。
夏至节气灸可以选择大椎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抵抗疾病。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因为艾叶是温性的,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季阳气最盛的时候进行艾灸,根治冬病的效果能达到最佳。
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足三里: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二十四节气灸:夏至节气灸 夏至这个时令节气到了,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是人体锁阳驱寒的最佳时机。夏至艾灸可快速驱除体内寒湿,补充人体元气,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艾灸穴位:督脉、大椎、至阳、命门;任脉:膻中、关元、神阙、巨阙。 艾灸选择的时间:酉时;每个穴位艾灸20-30分钟。
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艾灸天枢、 三阴交 、足三里、风市、涌泉可以健脾利湿。惊蛰(公历 3 月 5~7 日) 顺时养阳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背痛脚凉者。艾灸肝俞、胆俞、三阴交、足三里、肩井可补足阳气以健身。二十四节气灸穴位疗方春分(公历 3 月 20~21 ) 要防旧疾发;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分防故疾复发。
夏至节气灸预约: 运江镇卫生院:13878264966 每年的夏至前后15日适合开展夏至节气调养。
春季节气灸 立春灸:疏肝健脾。艾灸穴位:大椎、肝俞、脾俞、关元、神阙、中脘、太冲。 雨水灸:调养脾胃。艾灸穴位:天枢、神阙、关元、足三里、大椎、肾俞、肝俞、期门。 惊蛰灸:健脾、利湿、化痰。艾灸穴位:大椎、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足三里、丰隆、涌泉。 春分灸:保持内外运动和谐。
夏至节气灸通过扶正祛邪、培补脾胃、助阳散寒等途径对人体产生保健作用。 夏至节气灸可以选择大椎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进行艾灸,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抵抗疾病。 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艾灸疗法,因为艾叶是温性的,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节气灸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穴位,以温补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机体的潜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据专家建议,节气灸主要选择八***穴位:百会、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穴位于头部,是人体督脉的重要穴位,也是保健和长寿的要穴。
夏至节气灸穴位推荐 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效。中脘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有专家提出节气灸主要灸八***穴:百会、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穴百会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及保健穴和长寿穴,它位于头部。
脾胃湿热型:对于臀部宽平下垂、下肢赘肉松软的人群,推荐灸关元、气海、足三里、合谷、涌泉诸穴,以祛湿热、调理脾胃。脾经亏虚型:对于皮肤、肌肉松垮垮的人群,推荐灸中脘、脾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以温补脾肾阳气,增强脾运化水湿的功能。
节气灸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增强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调整阴阳平衡以及治疗特定疾病上。增强机体抗病与应变能力:节气灸通过在特定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可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与应变能力。
节气灸能够在特定的时间点***穴位,以温补元阳,激发经络之气,调动机体的潜能,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据专家建议,节气灸主要选择八***穴位:百会、神阙、气海、关元、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百会穴位于头部,是人体督脉的重要穴位,也是保健和长寿的要穴。
关于24节气灸养生中医知识,以及24节气灸法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中医把脉中医传承方法
下一篇
正骨腰椎错位的治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