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

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中医睡眠养生时辰养生,以及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什么时辰该做什么事?这套十二时辰养生法送给您

1、养生重点:辰时胃经经气旺盛,是吃早餐的最佳时机;巳时脾经经气最为旺盛,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输送到全身。建议:按时吃早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导致胃部疾病。在脾经当令时进行锻炼,如敲打脾经,有助于健脾。午时(11时至13时)——养心 养生重点:此时心经最为旺盛,是养心养神的最佳时机。

2、丑时是肝经“值班”,此时绝不可饮酒,以免损伤肝气,且要安睡,以利于肝脏解毒。寅时是肺经“值班”,血压高的人此时血压会有波动,要宁心调息。习惯晨练的人,可开窗或早起做深呼吸以强肺。综上所述,通过了解十二时辰五脏六腑的“值班表”,我们可以更好地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式。

 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功能:给心脏补充血液,推动周身血液运行。养生要点:此时应午睡片刻,以养心血。午时运动对心伤害大,应静心休息。未时(13:00—15:00):小肠经值班 功能:对营养和糟粕进行整理和分送,输送给脾或分送到膀胱和大肠。养生要点:此时应在1点前吃完午饭,以便小肠经进行营养分离工作。

4、午时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时辰,因为这一时段我们要进行两项最重要的生命活动,那就是吃午饭和睡午觉。饮食以养形(形体) ,睡眠以养神(心神),形神皆安,则体康身健,百 病不侵。同时,午饭和午睡也是在为我们下午的工作和学习储备能量,养精蓄锐。

5、子时 子夜11—凌晨1时,胆经当令。这段时间正是中医养生***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丑时 凌晨1时—3时,为肝经当令。静心养气是最好的保肝方法。

 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口诀

1、戌时(19—21点):心包经当令,心包代心行事,表达心的喜怒哀乐,也是心的警卫员。戌时适合聊天、散步,振奋心包经正气。1 亥时(21—23点):三焦经当令,三焦通行诸气、畅通百脉。亥时入睡有助于百脉、脏腑得到最佳休养。睡前可泡脚,促进气机畅通,有利于放松身心,改善睡眠。

2、时辰养生歌诀: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寅时睡得熟,面红精气足。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辰时吃早餐,营养身体安。巳时脾经旺,造血身体壮。午时一小憩,安神养精气。未时分清浊,饮水降虚火。申时津液足,养阴身体舒。酉时肾藏精,纳华元气清。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

3、饮食调养:少吃辛辣、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食物,以防伤胃阴。特别提醒:丑时(1时—3时)和寅时(3时—5时)是养好肝和肺的关键时辰,务必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循中医养生时刻表,顺应自然规律,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4、子时养息:子时,夜半阴消阳长,胆气生肾精之时,安然入睡,以养后天之本。 丑时养血:丑时,肝经值守,肝脏修养生血,沉睡中护佑气血充盈。 寅时养醒:寅时,肺经活跃,新血由肝输布全身,意识逐渐苏醒,迎接新的一天。 卯时排浊:卯时,大肠经旺,糟粕排出,毒素清除,唤醒身体新陈代谢。

子午流注——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子时:胆经当令(23:00-1:00)子时是胆经最为活跃的时段,此时人体应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胆汁的代谢和更新。胆汁的储存和更新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子时前入睡,有助于保持胆汁的清洁和脑部清醒。 丑时:肝经当令(1:00-3:00)丑时是肝脏进行毒素代谢和血液储存的关键时刻。

子时(23:00-1:00):胆经当令。此时是深睡以养护新生阳气的最佳时机。胆汁代谢顺畅,能帮助身体推陈出新。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胆气的充盈,头脑清醒,气色红润。如果子时不入睡,胆气会受损,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可能导致面色苍白、肝炎、胆囊炎等问题。丑时(1:00-3:00):肝经当令。

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他们称之为子午流注,即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的12条经脉的运行。 12个时辰与人体12条经脉运行的关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观点的依据。简单地说就是每个脏腑每条经络都有他运行的时间,而在这个时间是它工作能力最强的时候。

展开全部 子午流注十二时辰歌诀为:“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以下是十二时辰与人体经络对应关系的详细解释: 寅时(3:00-5:00):此时肺经当令,阳气初生。人们应该在这个时间段内保持睡眠,闭户养阳,避免过早起床,以免扰动初生的阳气。

《黄帝内经》中医十二时辰养生精髓,值得收藏

1、子时(23点 — 次日1点):胆经当令,此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胆气升发。《内经》称“十一脏取决于胆”,因此子时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 丑时(1—3点):肝经当令,肝主疏泄,调节血量,供应脏腑、肢体和精神需求。丑时宜保持肝血充足,有利于肝脏功能正常发挥。

2、其实, 养生 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 养生 与时辰的密切关系。即每个时辰对应人体一条经脉,每条经脉又联系着相应的脏腑。“时辰应脏”指五脏之气在日周期十二时辰中衰旺节律,揭示五脏在时间变动中,各有衰旺不同的生理活动状态。

3、养生重点:此时气血归于三焦经,三焦掌管人体诸气通往各脏腑。养生建议:应安五脏以利睡眠,避免特别压迫到某侧的手部,容易水肿的人睡前不宜多喝水。以下是十二时辰与养生关系的图示:综上所述,根据《黄帝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养生重点和建议。

4、此外,在23点到5点这段时间,即子时、丑时、寅时,当以睡眠为要,以养肺阴、护肝精而回元气。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法,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有助于提升身体健康水平,实现长寿健康的目标。

5、在《黄帝内经》中,十二时辰养生法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相协调的重要性。以下是基于这一理念的24小时五脏六腑养生时辰对照表:子时(23:00—1:00):胆经值班 功能:进行胆汁的新陈代谢,使胆汁更加清新。养生要点:此时应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胆汁的更新和排毒。

6、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正是《黄帝内经》中十二时辰养生法的精髓。这部古典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教导我们只需遵循自然规律,保养好先天真元,养生便不再复杂。而遵循十二时辰养生法,更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中医养生时刻表,简单实用!

丑时(1时—3时)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肝经。此时是养肝的重要时刻,肝主藏血、排毒,肝气旺盛则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养生秘诀:保证充足的睡眠:此时应处于熟睡状态,以养肝血。值夜班者需第二天充分休息,以代偿肝脏负担。敲拍足厥阴肝经:位于腿的内侧中线,常敲拍可疏通经络,代谢废物。

春生:寅时至卯时(5-7点)疏肝利胆,晨练宜太极拳,食疗增辛减酸(如葱姜芥末)。夏长:巳时至午时(9-13点)养心护脉,避暑忌汗闭,荷叶冬瓜汤清湿热。秋收:申时至酉时(15-19点)润肺防燥,呼吸吐纳配合“呬”字诀,多吃银耳百合。

子午流注学说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子午”,具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看,一天24个小时,2个小时为1个时辰,就是12个时辰;从阴阳变化来看,子时阴盛,午时阳盛;从方位来看,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流注”,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它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早起晨练养阳养心 晨练促进阳气升发,但切记不要起床后立刻锻炼。适量饮用一杯白开水,再进行短时地晨练,运动不要太剧烈。午时养心宜小睡 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午睡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温针灸:是***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进行施灸,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和方式。

(入睡)肝经: 1-3点 (熟睡肝藏血、排毒) 子午流注的价值 就是让我们明白了身体每一部分的机能是如何运转的,它的运转时刻表是什么样的,让我们能够跟这个时刻表来相应。

关于中医睡眠养生时辰养生和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从中医角度谈睡眠养生、中医睡眠养生时辰养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