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阐述了关于中医养生吃饭时间,以及中医 吃饭时间的信息,欢迎批评指正。
1、丑时(1时—3时)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肝经。此时是养肝的重要时刻,肝主藏血、排毒,肝气旺盛则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养生秘诀:保证充足的睡眠:此时应处于熟睡状态,以养肝血。值夜班者需第二天充分休息,以代偿肝脏负担。敲拍足厥阴肝经:位于腿的内侧中线,常敲拍可疏通经络,代谢废物。
2、春生:寅时至卯时(5-7点)疏肝利胆,晨练宜太极拳,食疗增辛减酸(如葱姜芥末)。夏长:巳时至午时(9-13点)养心护脉,避暑忌汗闭,荷叶冬瓜汤清湿热。秋收:申时至酉时(15-19点)润肺防燥,呼吸吐纳配合“呬”字诀,多吃银耳百合。
3、子午流注学说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子午”,具有时辰、阴阳和方位等含义。从时辰看,一天24个小时,2个小时为1个时辰,就是12个时辰;从阴阳变化来看,子时阴盛,午时阳盛;从方位来看,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流注”,是形容自然界水的流动转注,它涉及宇宙万物的变化。
4、早起晨练养阳养心 晨练促进阳气升发,但切记不要起床后立刻锻炼。适量饮用一杯白开水,再进行短时地晨练,运动不要太剧烈。午时养心宜小睡 午时是指11时~13时,这个时候心经当令,是养心的关键时刻,最好的做法是小睡片刻。午睡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
卯时(早上5点-7点):起床排便,活络筋骨 起床排便:此时太阳初升,老年人宜在此时间段起床,起床后可喝温热的白开水,大肠经当令,宜排早便。 活络筋骨:清晨气温宜人,适合进行轻度运动,如打太极,呼吸新鲜空气,活络筋骨。若夜间开空调,此时应开窗通风。
每晚11点一定要保证已经熟睡!胆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熟睡,胆才能更好的完成代谢,这段时间正是中医特别强调的子觉时间。《黄帝内经》里,凡是十一藏取决于胆讲的就是人体内有11个脏器都依赖胆经的功能支持,因此要有足够优质的睡眠以保胆经获得充足的能量。
春生:寅时至卯时(5-7点)疏肝利胆,晨练宜太极拳,食疗增辛减酸(如葱姜芥末)。夏长:巳时至午时(9-13点)养心护脉,避暑忌汗闭,荷叶冬瓜汤清湿热。秋收:申时至酉时(15-19点)润肺防燥,呼吸吐纳配合“呬”字诀,多吃银耳百合。
1、夏季养生小常识,记住五个养生黄金点:作息时间:最佳睡觉时间:不应超过晚上12点,尽量保证在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之间进入深度睡眠,同时白天中午11点到13点可适当午休。作息规律:保持定时作息,严格执行,养成定时就寝的习惯,有助于快速入睡和早晨自然醒来。
2、人的起居作息时间要符合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适合迟睡早起。但是要保证饱满的精神,晚上睡觉的时间不宜过迟。最佳的睡觉时间不应超过12点。中医所提倡的人必须睡子午觉,子是夜晚11点到次日凌晨1点,午是白天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作息时间是符合季节的变化和人体的健康需要的。
3、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 美容的最佳时间:晚上睡前。 散步的最佳时间: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 洗澡的最佳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温水浴。 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从13点开始,晚上22点至23点上床。 锻炼的最佳时间:傍晚。
上午8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此时日光有益,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防止骨质疏松。睡眠最佳时间:午睡:13点开始,此时人体感觉已下降,易入睡。晚上:22点至23点上床,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锻炼最佳时间:傍晚:此时人的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适宜锻炼。
不同时辰的身体部位最佳养生时间表如下:子时:养肝。此时肝脏最为活跃,应注重养肝,可以适当饮用温水促进血液循环。丑时:养胆。胆经最为活跃,可以做一些伸展运动以利于胆汁分泌。寅时:养肺。肺经开始工作,可以通过冥想或轻微的呼吸练习来养护肺部。卯时:养大肠。大肠经最旺盛,应注重排便,保持肠道通畅。
辰时(7时—9时)时辰特点:气血运行到胃经,胃经旺,有利于消化,是吃早餐的最佳时间。养生秘诀:重视早餐:早餐应吃饱吃好,约占一天食物的50%,有利于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拍打足阳明胃经:位于腿的外侧前缘,常拍打可促进胃部健康。煲中药粥:如茯苓、白术、沙参等,可补胃气、养胃阴。
子时(23点-1点):胆经当令 此时是胆经最为活跃的时候,睡觉是养护脏腑的最好方式。23点前入睡,有助于胆汁的新陈代谢,避免体寒、疲劳等问题。长期熬夜会导致肤色变差,免疫力下降。丑时(1点-3点):肝经值班 肝经在此时最为活跃,肝主疏泄藏血,喜欢安静的环境。
关于中医养生吃饭时间和中医 吃饭时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医 吃饭时间、中医养生吃饭时间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女中医把脉手法
下一篇
中医把脉可以调理身体吗